发表时间: 2025-02-04 22:21
文|袁淑秀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形:一个人把所有的心血与希望都押在某场考试、某段感情或者某个项目上。
如果成功,或许会欣喜若狂;但一旦失败,那种跌落感几乎令人无法承受,甚至有时还会引发长久的低落乃至抑郁。
就好比我们坐在一条独木桥上,桥身摇晃,我们的心也跟着上下起伏——这正是“单一生活轨道”带来的风险。
当我们把精神的期盼只放到一件事情上时,这件事情的结果就会对我们的情绪影响达到100% ,任何变动都足以让人心神大乱。
然而,如果我们拥有多条“生活轨道”,也就是拥有多个“生活支点”,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
你可以想象一张稳固的桌子,它不止一条桌腿,而是有三条、四条甚至更多条腿支撑。
即使其中一条腿暂时断裂,桌子依然能稳稳地支撑在地面上,略作修补后便能继续使用。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是如此:当工作不顺时,我们还可以在兴趣爱好中寻找成就感;当某段感情进展不如人意时,我们仍能在友谊、亲情或者社群活动里获得力量;当现实压力太大时,我们可以沉入一本书、一段音乐或一场旅行,用知识与体验来慰藉心灵。
这些“多支点”就像在心里埋下的稳固锚点,让我们不至于随波逐流或因单一挫折而全盘崩溃。
多支点为何让内核更稳定?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与人的“自我效能感”与“掌控感”息息相关。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我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判断。
拥有多重支点的人,会在不同领域不断获得小的成功体验,积累积极的情绪反馈,这些小胜利会强化他们的自我认同,也让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控更多未知。
相反,如果只有单一的支点,一旦这条道路受阻,人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受到严重打击。
此外,“掌控感”还能帮助我们缓冲压力。
当我们感到自己有更多选择时,我们面临突如其来的变故便不会慌乱无措,而是知道自己至少在其他方面依然有出路、有依靠。
这份“我还有退路”的心理暗示,会有效缓解焦虑,稳住情绪,让人更理性地思考对策,进而渡过难关。
支点从何而来?
那么多支点从何而来呢?我觉得可以生活、工作、兴趣、知识与情感等方面建立丰富的人生支点。
1、生活支点
所谓“生活支点”,指的是那些能让我们感到有序与安全感的日常环节。
比如,每天早起做十分钟运动,或下班后给自己泡一壶茶,让紧绷的大脑得到放松。
看似琐碎,但当你认真经营这种温暖又规律的“小插曲”时,会发现它们能让情绪保持平稳,帮助你在心灵上积累安定感。
2、工作支点
工作对我们来说往往是最重要的支点之一,但很多人对工作的认知只停留在“完成任务”层面。
其实,当我们尝试在工作中发现更具价值的部分,比如与同事的协作乐趣、攻克难题后的满足感、实现自我提升的成就等等,都会增加我们对工作的认同度和掌控感。
记住,工作不止是生存手段,它也可以成为你锻炼能力、拓展人际圈子、体现价值的舞台。
3、兴趣支点
人生不应只有“谋生”的束缚,还需要“乐生”的途径。
当你发现某个能让自己快乐、又能持续学习和投入的爱好,比如绘画、弹琴、运动、写作、手工……这些爱好可以成为你“主业”外的一条副线。
它既能排解压力,又能提升自信。当生活的主轴出现波动时,你依然可以在兴趣里找到慰藉,收获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4、知识支点
读书、学习新技能、参加有深度的课程或讲座,都是在给自己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养分。
知识本身就具有塑造思维和开阔视野的力量,它能让你不至于在困境中囿于单一的思考模式。
一个人若对某些领域的知识掌握得越扎实,他越能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因而也更加从容,不会被暂时的挫败轻易击倒。
5、情感支点
无论是家人、朋友、伴侣还是社群,当你拥有健康的人际连接时,情绪的波动就会减少。倾诉与陪伴,是最自然的治愈方式。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拥有稳固社交支持系统的人在面对压力时,更能抵抗负面情绪的冲击。
因此,花时间与值得信赖的人保持互动,与他们分享你的心得体会或担忧,能为你提供有力的情感支点。
如何建立多支点?
那么如何更好地建立人生的多支点呢?我觉得可以从下面这些方法开始实践。
1、小步尝试,稳步推进
不要想着一下子就给自己增加许多新目标,先从一两件最感兴趣、最具可行性的事情做起。
比如,你想培养运动习惯,就先从每周一次跑步开始,找到乐趣和成就感,再逐步加大次数与强度。
2、发现“隐形”支点
有些支点不需要额外去创建,它们已经潜藏在你的日常里。
例如,你可能喜欢在工作后,边听音乐边做一顿晚餐;或者你有一个默契十足的书友圈。
把这些日常爱好和人际关系看得更珍贵一点,它们都是你内心的支点来源。
3、定期回顾并强化
定期在笔记本或手机备忘录中记录自己的多支点。例如:我本周看了两本新书,与几个老友相聚,学习了一个新软件……
看到这些“多点”的存在,你的心理就会产生踏实感。
时常回顾自己的成果,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规划时间,也能让你对未来充满信心。
或许有人会担心,增加生活支点是否意味着“分散注意力”,导致工作或主业进度变慢?
其实不然。当你的生活建立在多条支点上,就如同给精神建了更多支撑与回旋的空间,你会发现,自己对工作的专注力与效率反而有所提升,因为你不再惧怕失败或压力——多支点让你学会在平衡中前行,也更能激发创造力与热情。
人生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不仅需要粗壮的主干,也需要发达的枝桠与茂密的叶片来共同支撑、汲取阳光与养分。
如果你只是一根笔直但脆弱的树干,一场风暴就能让你摇摇欲坠。
但若你拥有茂盛多样的枝条,就能分散外在冲击,帮助你在暴雨过后依旧坚挺地站立。
结语
你生活的支点越多,内心的根基就越稳固;当这些支点相互交织、彼此呼应时,一条轨道崩塌并不会让整个人生坠入谷底。
学会给自己更多选择,更多元的目标与兴趣,更多维的人际与情感链接,就如同为心灵编织一张强韧的安全网。
心中越是丰盈,便越能自信地拥抱世界,也越能从容面对任何未知与挑战。
让我们从当下开始,让“多支点”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那一根根“不起眼”的支柱之上,塑造出更加稳健而富有弹性的自己,远离焦虑与内耗。
我是袁淑秀,松果正念创始人,松果儿童正念APP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近二十年心理咨询经验,专注正念,擅长情绪疗愈、亲子疗愈、睡眠改善、生命质量提升,解决亲子问题、失眠、焦虑、抑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