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知识网

为了活得轻松,你需要学会禁欲吗?——一位五十岁人士的自述

发表时间: 2025-01-18 06:00

为了活得轻松,你需要学会禁欲吗?——一位五十岁人士的自述

我跟同年龄的友友们打听个事,您有多久没有发过朋友圈了?

相信会有许久了吧。过了50岁以后,我几乎就再也不会发一个朋友圈了,估计跟我一样的友友也会有不少,不仅朋友圈不会再发,就连看一眼朋友圈的心思都没有了。

我原先可不是这样,前几年我会经常发个朋友圈。比如外出旅行,我会随时把旅行见闻发到朋友圈,吃个街头小吃也会发个圈。

直到有一天,突然有位朋友在我发的朋友圈下边留言,“显摆什么,不过是碗普通的面。”

这个留言让我非常难堪,有点不知所措。我做错了吗?发个朋友圈也会被人说成是“炫耀”?

现在写头条,我屏蔽了通讯录,也没有跟抖音关联。我不想让熟悉的人看到我发的内容。

人性这东西,挺有意思。太多的人会曲解,会用他的心思来度量别人。

后来我就琢磨,自己发朋友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好在我有着“维特”刀口向内的精神,一番剖析下来,我发现自己发朋友圈就是因为“表现欲”。

比如我在镇江登上北固亭,发了个圈,还配上了稼轩的词,就是那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不就是表现自己有文化吗?

再比如我到了成都,在杜甫草堂,见到那几间不知道才修了多久的所谓草堂,发个圈,配上了“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目的不就要表现自己的清高吗?

在眉州三苏祠,不知天高地厚的发了个圈,配的文案是苏子的那句“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啥意思?难道我也想去啊?

对自己进行“解剖”,见识到自己的短处,能够更好的理解人性。过了50岁以后,要想活的轻松,就要学会“禁欲”了。

这个“禁欲”的范围要广一点,非是指的你所想的那点事啊。

克服表现欲,活着不是为了别人的一个赞,而是让自己自在

记得那次夜爬泰山,到了山顶看完日出,我就想着到那块“五岳独尊”石碑前拍个照,目的就是想着发个圈,表现一下⁨自己夜爬泰山的本事。

为了拍这个照片,我跟人吵了起来。围在那块石头前的人太多了,你推我,我挤你,谁也不让谁,都想着早点拍完了,立马下山休息。

我想可能拍这个照片的人跟我一样,也是寻思着发个圈,在朋友面前表现一下。

好不容易我挤了过去,刚拿出手机,就又让人给挤到了边上。这不是跟我斗气吗?我就跟那人吵。

吵了有十分钟,拍照的心思也没了,夜爬泰山的好心情也没有了。灰溜溜的下山,闹了个不欢而散。

后来我就想,我去夜爬泰山只为了拍那张照片吗?我去爬山是为了给别人看吗?

不是。我去爬山,是为了让自己开心,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阅历,不是为拍个照,发个圈,表现一番。

后来,我的表现欲就再也没有了。每到一地,我会按照自己的心去
随意的旅行,去看看落日下宁静的小街,去听一段藏在巷子里的西皮᠎,去寻一家烟火升起的小店,去毫无目的的,走一段老街巷。

我只为自己的心去旅行,去生活,发不发圈有什么意思呢?我不是为了别人活着,也就没有了表现的欲望。

我只跟自己的心对话,学会安抚自己的心,学会“犒赏”自己的胃。

少一点攀比心,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你就强过了无数人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懂了这句话,也就没有了攀比之心。我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我也不会羡慕开汽车的,开汽车的也别看不起我这个骑电动车的,还有开私人飞机的在有你前边呢。

不攀比,我也不会看不起别人。比我强的人有的是,不如我的人也有的是。攀比别人,除了让自己心生不快之外,没啥用处。

接受自己的普通和平凡,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努力向前看,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顺应自己的内心所求,这样的生活才会幸福,才会自在。

我二十年前就有过自己的车,这也是实际。可我骑着个电‬动车,跟开汽车的说我二十年前就开汽车?说这话有什么意思呢?说了之后,就能让别人高看一眼?

不可能吧。只会让人笑话自己,越活越回陷。

接受现在的生活,按照自己的希冀去努力上进,这样的见识就强过了许多人。

不攀比,心态就好了。接受了自己的普通和平凡,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就能更加的充满了韧性。

别再争强好胜,克制好胜欲,示弱是智慧,管住情绪是本事

过了50岁以后,就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了。能够管住自己的情绪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不简单,所以能够管住自己的情绪,就能让生活里少一些因为冲动引发的矛盾。

要想管住自己的情绪,从学会说话开始吧。

有太多的人不会说话。本来简单的一件小事,也许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可也有可能因为一句‍而使事态扩大。

太多的人其实并没有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和沟通。

我家楼上住着一对夫妻,年龄不大,两人都是三十来岁。有一天晚上,我在厨房里做饭,就听到楼上厨房里传来争吵声。

其实起因很简单。丈夫在厨房做饭,妻子下班回家,进了厨房,开口就是一句:“晚上吃啥饭?”语调里听不出情绪,有点冷漠。

丈夫直接回了一句:“做啥你就吃啥。”

妻子又说:“问问不行吗?”语气里已经有些不快。

丈夫又来了一句,问什么问,锅里呢。语气里充满了抱怨。

于是你一句,我一句,两人开始争吵。妻子来了一句,我不吃总行了吧,转身走了。

丈夫气的把锅扔到了地上。

这就是不会交流和沟通造成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过了50岁以后,就要学会示弱,不再争强好胜,能够示弱以人,是智慧,更是理智。

柔弱胜刚强。示弱并不表示自己柔弱,而是一种与人交往的策略。谁会对一个微笑的人口出恶语呢?

用示弱的方式与人交流,用和善的语气与沟通,用理解的心态面对他人。

还有个“忍辱”,这个更难了,也不是好理解的。若能做到“忍辱”,便到了一定的水平了。

为什么要“忍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