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知识网

独家分享:赵德忠心中的年味记忆

发表时间: 2025-01-27 08:00

独家分享:赵德忠心中的年味记忆

记忆中的年味

文/赵德忠


小时候,记忆中的年味是一种期盼,是童年的无忧无虑。长大后,年味却成了一种回忆。唯有不变的,是逝去天真烂漫已不再的年少,曾经藏在年味里,感受幸福与快乐的那份记忆,和永远的浓浓乡愁,融入在生命之中。

—— 题记


在岁月的长河中,记忆中的年味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人间烟火对来年最美好的祝愿,它沉淀的不仅仅是不舍的乡愁,更是故土离别后的叙旧。那时的年味情景,依旧历历⁢在目,萦绕在心头,虽远离故土。然而,对于漂游四方的游子来说,对故乡的那份记忆,依然成为年味融化乡愁的方向,更是承载着人们对年味的追忆和感怀,始终会让人铭记在心,成为离家多年游子们对年味的眷恋之情。正如季羡林所言:“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住,也看不到,当它走来时候,只在我们心头轻轻地一拂,年来了。”那是一段纯真的记忆,不仅是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更是承载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期盼和祝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除夕⁤的脚步来临,盼年,成为一种心情,从孩提到古稀,年味已成为牵动对故乡的一往情深,是浓郁的骨肉亲情和乡土人情汇成“年味”的特质,是久别游子团聚延续的象征,是一次次跨越万水千山的所愿,是农民期待来年风调雨顺,工作顺风顺水的象征,也是即将开启繁忙之旅的启程。

年味,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游子回归家庭情怀以及对文化的传承,除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更多的是对传统年味的珍视。当我们回想消逝在记忆中的年味时,不仅让人感慨时光的无情,也让人对年味承载着更多的时间的概念,不仅留下的是怀念和记忆,而且同样混合着父母的那份永远爱的味道,是一种团圆和回忆的味道,是久远的情感续存的味道。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的烦恼被抛在脑后,心中只有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和祝福。



年味,是人们味觉的象征。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着不同记忆的味道,那浓郁的年味悠悠萦绕在华夏大地,温暖着人们的心灵,慰藉着岁月的沧桑。特别是出生在物资匮乏的六十年代,对于家境好些的人家,穿新衣,赏美食,放鞭炮​成为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开心的事,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而如今,只留下一抹淡淡的惆怅,在记忆中徘徊。在那个特殊的困难时期,虽然缺衣少粮,但也是很容易满足人们欲望的特殊年代。而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科技的飞速发展,曾经熟悉的传统年味,逐渐被现代生活方式冲淡,传统的年味也变得有些陌生,同样也在心里失去浓浓年味的那份厚重,虽然年味渐渐地远离我们的生活而感到惋惜。唯有的依然是抹不去的年味和对亲人的思念,期待寻找曾经那些久违的归属感,仿佛在轻轻地诉说着新年的故事,成为了人们永远的精神寄托,更是展现新生活的喜悦之情。

记忆中的年味,是从腊月初八开始。那时候,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只要进入腊月之后,家家户户都在忙绿,给整个村庄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氛,每家每户都要里里外外,打扫房屋、院落成为必不可少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面貌的清洁活动,更是一种除旧迎新的仪式,它象征着将过去一年的晦气和不顺统统扫出门外,让团聚的一家人其乐融融,寓意正迎接新生活和希望的开始。



每逢佳节倍思亲。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呈现一派喜庆庄重氛围外,祭拜祖先也成为炎黄子孙对思念亲人的唯一寄托。它是一年里最隆重的仪式,代表着族人慎终追远,缅怀祖先的家族情结,是发自内心的浓浓思念之情,是一份虔诚和哀思的藴含,唯有的是对亲人的那份思念不减,成为了缠绕在心头的一根无声的思线。这,不仅是对亲人的眷恋,更是对家族传承的延续,是对亲人的一种思念,这种寻根祭祖的意识,溢出的是后辈儿女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这熟悉特殊的年味里,如同一条亘古流淌的长河,永远无法停息。



特别是到了؜守岁时,孩子们也困意强撑,但为了新年钟声的那一刻,换来⁨辞旧迎新,也会在睡意中强打精神起来,聆听激动人心的那一刻。爆竹声声辞旧岁,开开心心迎新年,这一刻,也在浓浓的烟火气息中,伴随着曾经柴草的烟火味和爆竹的火药味,拉开了久违的年味序幕,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让年味的气氛在瞬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由于城市科技的快速发展,让浓浓的年味发生一些变化,让传统的节日气氛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多数地区开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使除夕夜少了一些氛围,让夜空变得寂静而冷清,那曾经绚烂夺目的烟花,旨在记忆中闪耀着光芒。年,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安静,越来越平淡了许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尽管年味渐行渐远,但那份对年味的情感,却始终萦绕在心头,记忆中的年味,依然是五彩缤纷,还是有着满满幸福感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也是漂泊他乡游子们念念不忘的味道。或许,我们无法阻挡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永远⁨保留一份对传统年味的怀念和敬畏,在忙绿中停下脚步,在记忆深处徘徊,让亲情在团聚中升温,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延续。因为,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当岁月的车轮缓缓前行,那些儿时浓浓的年味,终将成为心中最珍贵的记忆,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照亮我们的成长之路,也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幸福。我相信,在新年钟声想起的那一刻,我们心中怀揣对曾经的感恩和对未来的期待,曾经儿时的年味也会一直陪伴在左右,成为人生中永恒的心灵慰藉和力量的源泉,也让美好幸福的生活变得更加完美充实,让那份儿时的年味,永远在心中绽放光芒,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永不消逝。

作者简介:‌

赵德忠,现为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东‍方文学二级创作员。作品曾在山西文学河北文学、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煤炭报,北方散文、中国散文等二十余家地方报刊和网站报刊发表文学作品500余篇。其中《窗外》散文诗获1998年中国第十九届文学创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