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知识网

张仃笔下的东方韵味:四十六幅国画作品全览

发表时间: 2021-07-05 07:50

张仃笔下的东方韵味:四十六幅国画作品全览


伟大的历程,壮丽的画卷,值此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本人精心为广大朋友挑选张仃经典绘画作品。对于今天的欣赏者来说,新中国经典主题绘画创作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提炼出视觉化的时代精神,触动人们的思想,引导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旋律,而新中国经典主题绘画就像是时代的乐谱,通过严谨的创作、精湛的艺⁢术表达和饱满的创作热情,使时代精神成为经典作品,让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在传播和继承的过程中发扬光大。

——题记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百年风雨,砥砺前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追忆峥嵘岁月,缅怀先辈风范,一幕幕如在眼前,令中华儿女倍感震撼和骄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处于半封闭的状态,所以这一个时期的中国画创作是在一种相对狭小的空间中进行的。处于美术的正统地位的是由延安革命美术传统、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中国模式的现实主义形式。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色,主要是由这一历史主线规定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时代和革命的要求与艺术自身规律间的矛盾,启蒙需求与救亡主题的相互制约等,都围绕上述主线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现代历史文化和包括革命斗争、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在内的社会运动的种种曲折、变异,都可以在现代美术的山谷中听到回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许多已有成就的老画家的艺术更加臻于成熟,一批新人也开始登上画坛。今天我们来分享张仃经典绘画作品。

张仃(1917年05月19日—2010年02月21日),男,号它山,辽宁黑山人;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漫画家、壁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曾担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壁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黄宾虹研究会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院长、《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顾问等职务。

主要作品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宗圣宫遗迹》《终南远眺》《枣林之晨》《颐和园知春亭》《颐和园后湖》《一夜雨》《野葡萄》《西湖岳庙》《西北炼油厂》《瓮城》《天津新港》《太行秋收》《苏州庭院》《苏州留园》《石景山钢铁厂》《山深春到迟》《三味书屋》《青龙桥》《农家老宅》《林海》《老井》《海滨》《海湾小镇》《富阳村头》《房山十渡写生·绝壁夕照》《谛听》《大连新港》《鞍钢在建设中》《紫砂艺人》《织网女》《灶头》《苏州近郊老农》《苗家绣女》《葵花与柿子》《纸老虎》《辛集面塑》《喜气临门》《人民翻身兴家立业》《捷足先登》《儿童劳军》《武陵源天桥》《太行十渡之秋》《丽江老街》《哪吒闹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等。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赏析

张仃《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33x49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50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宗圣宫遗迹》赏析

张仃《宗圣宫遗迹》68x13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89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终南远眺》赏析

张仃《终南远眺》90x57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94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枣林之晨》赏析

张仃《枣林之晨》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94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颐和园知春亭》赏析

张仃《颐和园知春亭》68.5x68.5cm张仃作品 6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颐和园后湖》赏析

张仃《颐和园后湖》70x70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7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一夜雨》赏析

张仃《一夜雨》68x6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91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野葡萄》赏析

张仃《野葡萄》68x6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9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西湖岳庙》赏析

张仃《西湖岳庙》44x34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54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西北炼油厂》赏析

张仃《西北炼油厂》68x68cm作品描述: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7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瓮城》赏析

张仃《瓮⁢城》95x89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92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天津新港》赏析

张仃《天津新港》68x6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7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太行秋收》赏析

张仃《太行秋收》68.5x68.5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6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苏州庭院》赏析

张仃《苏州庭院》34x46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5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苏州留园》赏析

张仃《苏州留园》43x34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54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石景山钢铁厂》赏析

张仃《石景山钢铁厂》68x6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7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山深春到迟》赏析

张仃《山深春到迟》195x95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92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三味书屋》⁡赏析

张仃《三味书屋》34x44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54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青龙桥》赏析

张仃《青龙桥》35x45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56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农家老宅》赏析

张仃《农家老宅》70x45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6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林海》赏析

张仃《林海》68x6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7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老井》赏析

张仃《老井》130x6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92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海滨》赏析

张仃《海滨》68x6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74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海湾小镇》赏析

张仃《海湾小镇》33.6x42.7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50年。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富阳村头》赏析

张仃《富阳村头》46x34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54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房山十渡写生·绝壁夕照》赏析

张仃《房山十渡写生·绝壁夕照》51x41.2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谛听》赏析

张仃《谛听》46x35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6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大连新港》赏析

张仃《大连新港》68x6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7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鞍钢在建设中》赏析

张仃《鞍钢在建设中》68x6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7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紫砂艺人》赏析

张仃《紫砂艺人》44x30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5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织网女》赏析

张仃《织网女》68x6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6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灶头》赏析

张仃《灶头》70×70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6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苏州近郊老农》赏析

张仃《苏州近郊老农》46x30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55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苗家绣女》赏析

张仃《苗家绣女》68x6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6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葵花与柿子》赏析

张仃《葵花与柿子》69.5x44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60年代。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纸老虎》赏析

张仃《纸老虎》45x27.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47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辛集面塑》赏析

张仃《辛集面塑》95x89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94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喜气临门》赏析

张仃《喜气临门》17.3x26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47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人民翻身兴家立业》赏析

张仃《人民翻身兴家立业》36.5x55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47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捷足先登》赏析

张仃《捷足先登》34.5x43.2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57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儿童劳军》赏析

张仃《儿童劳军》17.3x25cm1947年作 儿童劳军-17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武陵源天桥》赏析

张仃《武陵源天桥》95x89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96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太行十渡之秋》赏析

张仃《太行十渡之秋》95x65cm作品描述: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79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丽江老街》赏析

张仃《丽江老街》68x138cm中国美术馆藏——张仃捐赠作品 1990年作。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哪吒闹海‮》赏析

张仃《哪吒闹海》动画片 片段。他笔下的《哪吒闹海》成为中国动画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壁画《哪吒闹海》是北京国际机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张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赏析

张仃梁思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两个人两组拿出两个方案,周恩来总理最后做决定,将张仃方案交梁思成小组完善、深化,最终再由张仃制作为成品件。后来,梁思成作为党外人士领取了现金稿费;张仃作为党内同志领取又捐回了象征稿酬的200斤小米。可以说,领袖们及其所代表的时代精英的立国理念和意志;政协的选择投票和交办决策;张仃的初稿及梁思成对初稿的补衬;梁思成小组的完善,尤其是高庄的浮雕艺术升华;张仃小组的最终制作。各个环节互为关联与支持,缺一不可。

1950年9月30日,张仃将自己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亲自挂上天安门城楼,直到今天。

张仃先生创造了许多经典绘画,是画面与意境合一之境。他对山水、人物把握及其讲究,人物画以画动人,使人联想当年的事件。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张仃先生在绘画上的经典力作,好像我们也穿越时代隧道,来到那曾经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