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3-09-14 15:54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今年入秋早。
刚过白露,夜晚立马能直观感受到秋天的凉爽。
再往北,秋意更浓了。
不久前,有位黑龙江的老茶友联系上我们:“煮老白茶的话,都是选寿眉吗?”
不介意的话,存老后的白毫银针与白牡丹,照样适合放进煮茶壶。
只不过,白毫银针与高等级的白牡丹,本身产量就不高,存老之后更难得。
喝茶的时候,为了不浪费细腻层次,还是先用盖碗冲泡比较好。
等你泡了五、六道茶之后,再将剩在盖碗内的陈年银针倒进煮茶壶,开火煮茶,风味也不错。
相对而言,因产量高、存量大的缘故,在老白茶圈子里频频刷脸的“老寿眉”,成了很多茶友煮白茶的优先选项。
天气一凉,难免会让人动起煮茶念头。
不过,茶叶种类何其多。
绿茶、黄茶、花茶、清香型铁观音、生普、熟普、黑茶、岩茶、白茶、红茶……
市面上形形色色的茶叶里,哪些茶煮了好喝?
而哪些茶“一煮就踩雷”,既糟蹋好茶叶,也得不到好滋味?
下面的文章,就来逐一分享。
《2》
一、绿茶尝鲜不煮茶。
绿茶的风味关键词,离不开清新、清香、鲜爽、清冽、清润、清爽。
喝龙井、碧螺春、毛尖、毛峰以及各式地方特色绿茶时,泡茶主思路都是尽情还原绿茶的本真鲜味。
所以,泡绿茶时,要么是玻璃杯泡,现场泡开后及时喝掉。
要么用盖碗泡茶,沏出茶汤,分离茶水,逐道尝鲜品味。
换成煮的方式,对绿茶来说不合适。
当你煮出一锅类似菜汤的深黄绿茶汤时,清新鲜爽全无,只剩苦涩,着实浪费。
二、黄茶别盲目煮。
黄茶在市面上相对小众。
和绿茶比,黄茶加工期间增加了“闷黄”工序,但整体主打风味,依旧是尝鲜为主。
黄茶,分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之分。
其中,黄芽茶当中的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小有名气。
看到干茶实物的细嫩模样时,很多茶客也不会动起煮茶念头。
但对待部分叶片相对宽大、舒展的黄茶,譬如,广东大青叶等。
一时间,很多茶客估计弄不清它的分类,以为是某种特色乌龙茶,于是煮茶时容易混淆。
但还是那句话,主打清新风味、尝鲜为主的黄茶别盲目去煮。
三、煮老白茶的经典煮茶选项。
最近四、五年的茶圈内,秋冬季煮老白茶是一种潮流。
很多茶友都知道,老白茶可以煮茶喝。
但白茶里面,并非只有存满3年以上的老白茶适合煮茶。
1-3年期间的陈茶,也在煮茶选项范围里面。
只要不是新茶,都可以试着煮茶。
将这些上了年份的白茶煮了后,能收获到与平时盖碗冲泡截然不同的滋味。
盖碗逐冲泡茶,茶香层次更清晰,茶汤滋味更饱满细腻。
而高温煮茶加热后,深藏在白茶内部的茶味物质,也能一并利用。
能让煮出来的温热茶汤,滋味醇和顺口,喝入口暖身又暖心。
四、不是所有红茶都适合煮。
之前在介绍正山小种、金骏眉的冲泡方法时,提到它们最好是按照功夫茶的泡茶,逐次冲泡细品,以免浪费茶味。
对此,也有新茶友不理解。
“正山小种不是红茶吗?外面都是用来直接做奶茶的,为什么非要盖碗泡,煮茶不行吗?”
长话短说,外面茶饮店用作煮奶茶的“正山小种”,99%不是真的,不是产自“正山”,真实产区非桐木核心地带。
严格意义上,只能是普通红茶,不算正山小种。
桐木高山茶园产出来的正山小种、金骏眉等,价格并不便宜,随便煮着喝太可惜。
更何况,真正的好红茶,不需要加糖、加奶、加柠檬等各种调味。
因为经过混搭的茶味饮品,很难尝出茶叶的纯真滋味。
当好茶的清甜、柔和、细腻、甘香,被甜腻腻的糖精与奶味覆盖,无疑是明珠暗投。
五、清香型铁观音不要煮。
早20年之前,铁观音在茶圈里非常火。
用阿Q的经典名言来说,那也是阔过的。
很多人看到颗粒状的,颜色发绿的,茶味很清新,闻着还有兰花香的清香型铁观音时,一度还以为它是绿茶。
直到时隔多年,才后知后觉,原来铁观音按茶叶分类,属于闽南乌龙茶的一种。
一提到乌龙茶,有部分茶友会联想到,这是不是说铁观音可以煮着喝?
不不不,经过工艺改良,降低发酵度的清香型铁 观音,千万别煮。
因为它的主打茶味是清新方向,煮了之后完全可以预见到,茶味会有多么一言难尽。
相对而言,传统工艺的铁观音只要少投茶,别煮太久,茶味还不至于苦涩难喝。
但在闽南一带,功夫茶是日常喝茶主流,煮茶这件事并不流行。
外地茶友们如果好奇传统铁观音煮着是什么味道,在动手尝试前,牢记一句劝——少投茶,别长时间煮。
六、足火岩茶可考虑煮叶底。
铁观音,是闽南乌龙的代表。
武夷岩茶,是闽北乌龙的代表。
岩茶旗下,分类很多。
论品种,大红袍、水仙、肉桂、以及各式名丛和新品种。
论山场,正岩茶(包括牛栏坑、慧苑坑、马头岩、流香涧、水帘洞等)、非正岩茶。
论火功,涵盖轻火、中火、足火。
熟悉岩茶的茶友都知道,市面上品质好一点的正岩茶,价格不便宜,斤价过千很常见。
喝习惯岩茶的老茶客,日常喝茶基本也是按照功夫茶的泡茶。
基础款的白瓷盖碗冲泡,是最热门实用的选择。
但是,偶尔心血来潮,好奇岩茶煮出来是什么滋味时,同样可以尝试煮茶。
只不过,为了煮出好喝的茶味,建议煮焙火足一些的传统品种。
比如,足火老丛水仙、足火铁罗汉、足火梅占等。
为了避免白白浪费单泡好茶的细腻层次,可以“先泡后煮”。
先用盖碗冲泡,再去煮叶底。
类似“一鱼两吃”,丝毫不会浪费。
七、普洱茶别煮生普,煮熟普。
不久前还在朋友圈内看到有熟人发动态。
“老曼峨生普的味道,果然够苦。”
见状,联想到今天的话题。
对普洱茶来说,煮茶千万别随便。
煮茶的时候,一般不推荐煮生普。
不然煮出来的茶味,会苦到让人后怕,难以入口。
哪怕是陈了好5年、6年以上的生普,也是如此,直接用盖碗或者用壶冲泡比较好。
及时分离茶水,逐道品尝,味道层次更完整。
需要煮茶的话,选后发酵的、茶味相对温和的熟普会更适合。
八、绝大部分黑茶可煮着喝。
黑茶的种类包括很多。
比如,六堡茶、茯砖茶、安化黑茶等。
市面上不少紧紧压制成块的黑茶,喝茶的时候,寻常泡茶方式很难有效解锁茶味。
唯有放进煮茶壶里,开火煮茶,茶味释放更完整。
暑假时,闺蜜去了内蒙旅游,给我们带了一包咸味的“内蒙奶茶”。
看了下配方,里面就有包括黑茶的茶味提取物。
煮茶时,绝大部分黑茶可以煮茶喝。
但需要考虑的是,遇到陈放多年,带有杂味,气味闻着不是那么清爽的黑茶时,多慎重。
哪怕干茶表面无异样,也要提前洗茶一遍,再去煮茶为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