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知识网

专家解读:适度饮酒与滴酒不沾,谁更长寿?最新数据出炉!

发表时间: 2025-01-05 17:02

专家解读:适度饮酒与滴酒不沾,谁更长寿?最新数据出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老李今年刚退休,平时喜欢在晚饭后小酌一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每次朋友聚会他都会用这个理由为自己倒上一杯红酒,还说这能帮助活血、保护心脏。

然而老李的邻居小王却截然不同,从不沾酒,每次听到老李的说法,他都会摇头笑道:“我才不信酒精有益健康,滴酒不沾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两人经常为这个话题争论不休,几年后老李因为心血管疾病住院,而小王却因为血糖问题开始了长期的药物治疗。

近期,柳叶刀》再次发表了一项大型研究,涉及来自51万人的长期健康数据。

研究显示,过量饮酒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肝病以及多种癌症的风险,但适度饮酒的情况更为复杂

在每天饮用少量酒精的人群中,某些疾病的发生率竟然低于完全不饮酒的人。

这一现象引发了⁡科学家的广泛讨论:适量饮酒是否真的有保护作用,或者这种“健康优势”只是与饮酒者的生活习惯或基因背景有关。

一、适度饮酒与滴酒不沾,谁更长寿

饮酒这件事在人们的生活中早已是司空见惯,聚会时碰杯畅饮,节日里举杯庆祝,甚至有人用“喝一杯”来表达友情和放松心情。

然而饮酒不仅仅是个人爱好的选择,它与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人说适量饮酒对健康有好处,比如保护心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也有人认为酒精有害无益,哪怕是一滴都最好别碰,这样的观点争论了很多年,背后有着科学研究的支撑⁤和争议。

《柳叶刀》的一项大规模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这‬项研究涉及51万名成年人,数据非常丰富,观察时间也足够长,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研究显示,过量饮酒会显著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比如肝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这是医学界公认的事实。

酒精在人体内代谢时,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直接损害肝脏和其他器官,长期饮用大量酒精的人,患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胃癌等疾病的风险远高于不饮酒的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然而当研究把目光聚焦在“适度饮酒”和“滴酒不沾”这两种行为时,结果就变得耐人寻味。

数据显示,适量饮酒者在某些疾病上的发生率,比完全不饮酒的人还要低,每天饮用一小杯红酒或一瓶啤酒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滴酒不沾的人群

科学家推测,这可能与红酒中的多酚类物质有关,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

但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研究还发现,这种“健康优势”可能并不是因为酒本身,而是与饮酒者的整体生活方式相关。

很多适量饮酒的人往往有规律的运动习惯、更健康的饮食结构,以及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这些因素本身就有助于降低疾病风险,而不完全是酒精的功劳。

此外,适量饮酒者的基因背景可能也有所不同,比如某些人代谢酒精的能力更强,酒精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更小。

对于滴酒不沾的人群,健康风险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很多人选择不饮酒,是因为他们本身存在一些健康问题,比如肝脏功能不好、患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

这些健康问题可能在研究中掩盖了“滴酒不沾”原本的好处,也就是说完全不喝酒的人群,可能已经处于较高的疾病风险中,而不是因为不饮酒才变得“不健康”。

二、长期饮酒或对身体产生4个影响

长期饮酒对身体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话题,涉及到从身体器官到心理状态的多方面问题。

酒精进入体内后,会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几乎所有的系统和器官,有些影响可能是短期的,但更多是随着时间的积累慢慢显现出来,了解这些影响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酒精对健康的潜在危害。

1.对肝脏的损害

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场所,每次饮酒,肝脏都需要分解酒精中的乙醇,将它转化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化⁡为无毒的乙酸排出体外。

乙醛是一种有毒物质,会对肝细胞造成直接伤害,如果长期大量饮酒,肝脏会因为过度工作而受损,最先可能出现脂肪肝,接着是酒精性肝炎,甚至可能发展为不可逆的肝硬化。

这种损伤是逐步累积的,有时候当症状出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适量饮酒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长期饮酒或过量饮酒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酒精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同时可能诱发心律失常,这些变化会让心脏承受更大的负担,长期下去可能导致心肌病或者心力衰竭

此外,酒精会影响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

3.对消化系统的伤害

酒精经过口腔、食道进入胃部,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炎症甚至溃疡,长期饮酒的人,胃黏膜可能受到反复损伤,导致胃炎、胃出‪血等问题。

同时酒精还会干扰胰腺的功能,增加胰腺炎的发生风险,胰腺是消化酶的重要来源,当它受到损伤时,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会受到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也会因此紊乱。

4.对神经系统和心理健康的损害

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少量饮用时可能让人感到放松,但长期饮用则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酒精会影响神经传导物质的平衡,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严重时可能引发酒精性脑病。

长期饮酒还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密切相关,一些人为了缓解压力或情绪问题而饮酒,但酒精只会带来短暂的缓解,随后可能加重心理负担,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酒精对身体的这些影响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关联的,比如肝脏受损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进而加重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的负担。

三、如何适量饮酒

饮酒是一种常见的社交行为,但如何做到适量饮酒,是很多人需要思考的问题,过量饮酒会对身体产生明显的伤害,而完全禁酒对于一些喜欢喝酒的人来说可能并不现实。

掌握科学的饮酒方式,既能享受酒精带来的愉悦,又能避免过度饮酒对身体的伤害。

1.明确饮酒的安全限量

国际上通常建议,成年男性每天摄入的酒精量不超过20克,女性不超过10克,这个量大概相当于一小杯红酒或一瓶啤酒。

了解自己的饮酒量可以从查看饮品的酒精度和容量开始,学会计算摄入的酒精含量。

如果一场聚会中不小心喝多了,可以用非酒精饮品替换,逐渐减少酒精摄入,控制总量是适量饮酒的基础,避免因为一时兴起而超过健康范围。

2.学会在饮酒时搭配食物

空腹喝酒对身体的负担会更大,特别是对胃的刺激会更明显,适量的食物可以减缓酒精的吸收速度,减少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尤其是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能在胃壁形成保护层,降低酒精对胃的损伤。

饮酒时多选择健康的食物,比如全麦面包​、坚果、奶酪等,既能保护胃,又能平衡饮酒带来的代谢负担

3.控制饮酒的速度

快速喝酒容易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酒精,加重身体的代谢负担,慢慢饮用可以让身体有时间分解酒精,同时也有助于减少饮酒的总量。

在饮酒过程中可以多喝点水或者果汁,稀释酒精浓度,也能帮助补充体内的水分。

适当拉长喝酒的时间,增加聊天和互动的时间,让注意力从酒精本身转移到社交活动中,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喝多。

4.设定一个清晰的饮酒计划

在参加聚会或者社交场合前,提前为自己设定一个饮酒限度,比如只喝两杯酒,并严格执行,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气氛热烈或者他人劝酒而喝得太多。

学会对劝酒说“不”也很重要,可以用开车、身体不适等理由拒绝,清晰的饮酒计划不仅有助于控制酒精摄入,还能让你更加自律,形成健康的饮酒习惯。

这些方法的核心是培养对饮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不管是明确限量、搭配食物、控制速度还是设定计划,都是为了帮助你减少酒精对身体的负担,同时还能保留饮酒的愉悦感。

四、结语

适量饮酒就像走钢丝,需要掌握好平衡,过多一分身体可能吃不消,少了那一点,却又少了生活的趣味。

无论是偶尔的聚会小酌,还是独处时的一杯小酒,关键在于把握住那个“度”。

参考资‮料

【1】杨光平.适度饮酒可能对心脏有益[J].家庭医学,2024,(01):33.

【2】刘霞.适度饮酒也会损伤大脑[N].科技日报,2023-02-23(004).DOI:10.28502/n.cnki.nkjrb.2023.0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