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知识网

从教育理念看低层次与高层次父母的显著区别

发表时间: 2025-01-05 15:42

从教育理念看低层次与高层次父母的显著区别

所
谓教育就是明白人对不明白人说话,但告知,绝不是灌输和说教。

和闺蜜逛街,偶遇了一个让人深思的场景。

在一家玩具店门口,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正撒泼打滚,手里紧握着一个玩具车模型,朝着妈妈大喊:“我要玩具车,我要买‫玩具车!”妈妈一脸无奈,反复讲道理:“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车了,再买就浪费了。”但男孩充耳不闻,依旧哭闹不止。随着围观群众增多,妈妈终于怒火中烧,硬是把孩子拖走,边走边指责孩子不听话。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深思:为何父母苦口婆心的道理,在孩子那里总是行不通?正如教育家卢梭所言:“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就是发脾气、讲道理和自我感动。”

在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都陷入了“讲道理”的误区,以为只要道理讲得足够明白,孩子就能听话懂事。然而事实往往相反,你说得越多,孩子越听不进去;你脾气越大,孩子越无动于衷。这其实是因为幼儿期的孩子,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只能从自己的观点看世界,难以认识到他人的观点。比如,你告诉孩子要珍惜粮食,多吃蔬菜,他们可能并不理解这些道理,只觉得被强迫做不喜欢的事。

而真正聪明的父母,他们不会一味地口头说教,而是会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比如,有个爸爸面对想从桌子上跳下去试试疼不疼的女儿,他没有直接讲道理,而是拿了个鸡蛋做实验,让女儿亲眼看到鸡蛋从桌子上摔碎的结果。女儿立刻明白了危险,从此不再提跳桌子的事。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教育不是“告知”和“被告知”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

心理学上的“麦拉宾法则”也告诉‌我们,交流时对方感知到的信息,只有7%是通过说的具体内容,剩下的93%是通过肢体语言、语调等非语言因素获取的。也就是说,父母在跟孩子讲道理时,他们真正听到的内容其实很少,更多的是通过父母的表情、语气等非语言因素来感知父母的态度和情绪。

高层次的父母,他们懂得用行动去引导孩子,用情感去感染孩子,而不是单纯地讲道理。他们会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分享快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尊重、更懂得如何去爱。

那些只会讲道理的父母,可能会发现他们的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难以沟通;而那些懂得用行动去引导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则会越来越懂事、越来越优秀。因为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双向的沟通和理解。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去雕琢。作为父母,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道理和说教上,而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我们用行动去诠释爱、用情感去滋养孩子的心灵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未来之星。毕竟,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让我们一起点燃孩子心中的那团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