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知识网

小小力量,大大温暖:为脑瘫患儿的身心健康助力

发表时间: 2025-01-26 12:18

小小力量,大大温暖:为脑瘫患儿的身心健康助力

近期上映的电影《小小的我》将脑瘫患儿及其家庭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脑瘫患者群体的真实处境。今天,健康北京带大家走近“小小的我”,一起科学认知这类疾病。

01 什么是脑瘫?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在新生儿、婴幼儿的脑发育阶段,因为某些原因损伤了大脑,从而在发育过程中表现为以运动与姿势异常为主的一组非进展性症候群

脑瘫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其中,产前因素包括母体感染、宫内缺氧、营养不良等;产时因素包括早产、脐带绕颈等;产后因素则包括新生儿感染、颅内出血等。

脑瘫的发病率约为2~4/1000,新生儿在出生后6~9月时症状逐渐明显。婴儿期一‫旦表现为发育迟缓、躯体肌张力异常、自主运动减少、姿势异常或固定姿势,需要警惕脑瘫的发生。

02 脑瘫有什么症状?

很多人认为脑瘫都是“智力低下、没有生存能力、需要长期卧床”, 实际上,这是对于脑瘫的误解

脑瘫症状多种多样,多数脑瘫患儿只影响了一些运动能力,只有1/4脑瘫孩子会影响认知能力。所以,大部分的脑瘫患儿的智商是不受影响的,虽然存在异常姿势但很多可以独自步行、独自生存

03 脑瘫有哪些类型?

脑瘫常见的类型包括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和混合型。

痉挛型脑瘫是最常见的类型,也称为椎体束型脑瘫,占比约70%~80%,多由于脑部损伤导致运动神经元受损。患儿走路时剪刀步态、踮脚尖。蹲下、弯腰捡东西等一些简单动作,对于他们来说十分困难。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则是出生后核黄疸或重度窒息等原因导致的锥体外系损伤,表现为非对称性姿势和不自主运动。

共济失调型脑瘫表现为平衡功能障碍、不能沿直线前行、精细动作完成困难等。患儿很多运动都能做到,只是动作精准程度差一些。

混合型脑瘫则是多种类型的混合,患者可能同时表现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和共济失调型等多种症状。

04 脑瘫该怎么治疗?

病情比较轻的孩子只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病情稍重的脑瘫患儿可以通过康复治疗或手术结合康复治疗来改善肌张力异常和姿势不协调。尽早进行干预至关重要,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功能,减少并发症

对于最常见的双下肢肌张力高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手术是治疗首选,3~6岁手术效果最好,术后可以减少肌肉骨骼的继发性畸形。其他治疗还包括注射肉毒素、巴氯酚以及对于非运动症状的治疗与管理。

05 共同关心关爱⁡脑瘫患儿

脑瘫患儿及家庭因这类疾病承受了过多身体和心理上的艰辛。引用电影主人公刘春和的心理独白“再渺小,也是完整的我”,呼吁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关心脑瘫患儿群体。

同一片蓝天下

每个“小小的我”都能拥有“大大的梦想”!

作者:天津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张春燕、主管护师朱婷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康复医师、主管治疗师孙婷芳

审核: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儿童神经外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曾高

编辑:刘嵌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