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6 09:00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奔赴,学生成长的路上需要学校和家庭携手并肩。想学生所想,解学生之惑,听家长所言,应家长之需……在教育的广袤版图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星辰,闪烁着各自的光芒与梦想。
这个春节,不少学生的家中因老师热忱的家访,变得意义非凡。老师们怀揣着对教育的敬畏和对学生的关爱,跨越大街小巷,叩响学生家门,走进家中,感受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家长充分沟通,精准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化解成长中的迷茫与困惑。
每一次交谈都是爱的传递,每一个建议都是成长的基石,让家校之间的纽带更加牢固,这个寒假让我们走进这些老师,倾听他们的“家访”故事,用心体会每一次心灵的深度对话,画好“家校共育”的同心圆。
永远都忘不了第一次见到小丁(化名)的场景,那画面就像一道深深的烙印,刻在了我的心里。那天,我看到一个瘦弱的小身影独自蹲在路边,小手在水沟里随意地拨弄着,水花溅湿了他的衣袖,他却丝毫不在意,整个人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他走路和玩耍时,习惯性地四肢着地,对外界的呼唤就像没听见一样,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后来我才知道,他叫小丁,患有严重的言语障碍和自闭症,这两道鸿沟,把他和外界隔绝开来。
看着这样的小丁,我的心里满是心疼,暗暗发誓,一定要为他做点什么。于是,送教上门的旅程开始了。每次去送教,我都背着装满教具的沉甸甸的背包,里面有色彩鲜艳的足球、五彩斑斓的绘画工具、可爱有趣的绘本…… 我满心期待,希望能在这些丰富的活动里,找到打开他心门的钥匙。
后来,小丁终于走进了学校课堂,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他在学校里调皮捣蛋,还会模仿别人的不良行为。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去他家家访,看看背后的原因。
走进小丁的家,狭小昏暗的房间里堆满了杂物,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小丁的奶奶满脸疲惫,眼中满是无奈,声音略带哽咽地跟我倾诉着家庭的艰难。原来,小丁的父母无法给予他足够的照料和引导,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奶奶的肩上。我明白了,小丁的那些行为不是故意捣乱,而是因为家庭环境的艰难和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回到学校后,我和同事们迅速行动起来,学校也全力支持。考虑到小丁家庭的经济困难,学校领导多方协调,给小丁的奶奶安排了一份在学校做保洁的工作。这样一来,奶奶不仅有了收入,还能随时关注小丁在学校的情况,参与到他的成长过程中。
学校党支部发起了党员帮扶活动,几位党员老师主动承担起帮扶小丁及其家庭的责任。他们定期去小丁家里,给小丁的父母做生活技能培训,教他们做家务和生活自理的方法;跟奶奶交流,分享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给她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在学校里,党员老师们也时刻留意小丁的情况,课间陪他聊天、玩耍,引导他和同学们友好相处。
我还精心挑选了适合小丁的控笔练习册,亲手制作了各种游戏卡片,卡片上的内容包括生活常识、简单的数学运算和社交礼仪等。再去小丁家的时候,我耐心地教奶奶怎么使用这些材料,详细讲解每一个练习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奶奶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眼中也燃起了希望。
慢慢地,小丁变了。曾经那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如今写字工整漂亮,整体认知水平大幅提升,能准确识别各种颜色、形状,还能进行简单的数字运算。他虽然还不能清晰地说话,但已经能用肢体动作和简单的语音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不再孤独,还成了我的小帮手,帮忙分发作业本、整理图书角,在学校也交到了好朋友。看着他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我知道,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每一次家访,都是一次爱的传递;每一次引导,都是点亮星星的努力。在培智教育的路上,我们会一直用爱与责任,为像小丁这样的孩子铺就成长之路,让他们在温暖与关怀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谢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