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知识网

武汉定居故事分享

发表时间: 2024-10-22 16:24

武汉定居故事分享

武汉江面频频出现

微笑天使”!

连日来,

生活在长江武汉水域的江豚

进入活跃期,

胖乎乎的江豚们

感知到季节的召唤,

不时地从水面探出头来。

生态志愿者徐建利和同伴们

守在新洲双柳水域,

一待就是一个下午,

“天冷了,

它们要储存足够的脂肪过冬,

出来捕食‌‌的”。

3年前,

几头江豚路过此地,

被周边环境吸引,

安了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

江豚从最初的寥寥数只,

发展为拥有20多头成员的

“大家庭”⁡。

附近居民惊喜不已,

亲切地称这里为“江豚湾”。

通过3年观察,

生态志愿者徐建利和同伴们

得出令人振奋的消息,

武汉已形⁠成

金口、天兴洲、双柳水域

三个江豚种群。

其中,

双柳长江大桥至挖沟段,

江豚行踪最为明显。

市民开心不已,

没见过江豚的孩子们

一到周末就迫不及待地跑来,

盼着江豚出水现身。

市民周媛认真记录下

这个“双柳种群”的逐步壮大:

“2021年目测1头、2头,

2022年3头、5头,

2023年10头、15头,

今年20头、25头……”

今年3月14日,

十多头江豚同时出水嬉戏。

“这些江豚大体分为3个小群,

看它们的动作,

大概是在围捕小鱼。”

徐建利仔细描述,

每个群体各‫有2—3头江豚,

在下游方向左右包夹,

分工协作,围捕小鱼,

3头小江豚在上游一边玩耍,

一边帮“大人”(成年江豚)撵鱼,

“看着它们又顽皮又认真的样子,

很是可爱”。

渔政人员李贤烈

偶尔监测到江豚的身影,

“看样子它们在这里住得不错”‭。

但其实,

江豚属于有些挑剔的家伙。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梅志刚

很熟悉江豚的习性。

他说,

它们是“肉食”动物,

主要以小型鱼类为食。

因此,

江豚在选择栖息地时,

会优先考虑食物资源丰富的水域。

一般来说,

它们会避开繁忙的航道、

码头和泊位等区域,

选择相对安静、安全的水域。

“现在,

江豚活动最为密集的双柳段,

从上游的沐鹅洲边滩

到下游的罗霍洲洲头,

具有一定的浅水环境。”

长江委水文局

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副‭总工程师
邹振华认为,

是这里良好的地质条件

和水文环境吸引了江豚。

从地质和水文条件来看,

双柳段枯水期有大型沙洲出露,

伴有大量软质浅滩,

洲滩岸线原生自然,

水下有可供江豚停栖的深槽,

可为江豚提供良好的

栖息和觅食条件。

另一方面,

武汉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

长江武汉段水质‏

稳定保持在Ⅱ类。

今年以来,

生态志愿者在双柳江段

共观察73次,

目击监测到江豚183头次。

你在武汉看到江豚了吗?

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邓晓君 陈宇 杨鑫

参与采写:高宝燕

摄影:记者金振强

来源: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