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3-07-18 20:55
本文由白茶家族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不许转载!
文 | 白妹子
小白必备的宝藏秘籍,
3点教你分辨白茶中的白毫银针和牡丹王!
01
东汉时期上,有一对著名的双胞胎儿子,班超和班固。
这对双胞胎虽然在文、 武不同的领域,却都能被载入史册,实属不易。
在东汉时,匈奴屡次侵犯我国边疆,班超就领命抵抗匈奴,成为剿灭匈奴,平定西域的英雄。
与之相比,班固则是继承父亲的事业,在《史记》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十年的历史记载,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闪光之作。
这两个兄弟都能 凭借自己的本领,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光发热。
同样的,在白茶圈子中,也有一对姐妹花,本可以在各自的领域内耀眼夺目。
但总有一些黑心商家,因其外观相似,从中作梗,混淆视听。
这对姐妹花就是白毫银针和牡丹王。
相信很多茶友在刚开始购买白毫银针时,或多或少都会在“假银针,真牡丹”上,栽过跟头。
今天就从3个角度看看,白毫银针和牡丹王有什么区别?
02
第一,采摘时间的不同。
众所周知,白茶名下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排名根据采摘时间由早到晚的顺序而排。
其中银针作为白茶中最“贵”的存在,也是最早被采摘的一批茶。
白毫银针作为白茶树的第一批产物,它积蓄了一整个冬季的力量,孕育出了白毫银针丰沛的内质。
牡丹王比白毫银针采摘的时间稍晚一些。
此时,牡丹王的采摘季就开始了。
从土壤中吸收新的能量补充养分,牡丹王便开始释放自我,叶片开始长大了,芽头也会变长。
03
第二,外观上的不同。
白毫银针的标准外观是“一旗一枪”。
旗指的是叶壳,白毫银针的叶片不叫叶,叫壳。
因为两片叶壳,大的一片与芽头差不多大,保护着芽头,称为旗。
较小的叶壳,在芽头根部,呈贝壳状,极容易脱落。
枪则是白毫银针的芽头,与牡丹王比,更肥壮、饱满、丰润。
而且,它还拥有丰满密集的白毫。
牡丹王呈现出一芽一叶或是一芽二叶的形态,叶片较小。
叶片也与白毫银针一样,都是起到保护芽头的作用。
不同的是牡丹王的叶片,已经可以明显看出是标准的叶片了。
芽头则没有银针大,会瘦一点、短一点。
芽头上的白毫,没有银针那般丰富,会稍微少一些。
04
第三,风味的不同。
一提起白毫银针的香气和滋味,肯定就会想到两个词,毫香和鲜爽。
白毫银针浓密的白毫,冲泡后自然会带来明亮张扬的毫香。
且这股毫香,渗透在方方面面,冲泡后揭盖闻香,便能闻到干枯野草的气息。
银针作为白茶王者的存在,不仅价格高,体内的养分也很高,其中茶氨酸的含量更是遥遥领先的。
因此,高山银针的汤感,是清冽鲜爽的。
反观,牡丹王的芽头、叶背上都有白毫,因此它的毫香也是牡丹王的主调香型。
除此之外,还有花香作为副调,是因为它叶片小而少的缘故。
一揭盖,除了能闻到清爽的毫香外,还能闻到那股鲜妍明媚的花香,像七里香、玉兰花等多种香型的混合,层次丰富。
这些香气,不仅会体现在盖香上,还会悉数落入茶汤中。
一入口,便能体会到鲜香醇爽,茶香盈盈。
05
白毫银针和牡丹王,是茶圈中不可多得的宝物。
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良商家伺机而动,把牡丹王抽针后,当白毫银针买。
将两个相亲相爱的好姐妹,活生生拆开,制造混乱。
但假的永远成不了真。
牡丹王即使失去了叶片,中间的芽头也无法成为白毫银针。
若想买到真银针、真牡丹王,还是要靠茶友们仔细辨认。
多听、多看、多学、多练,才有可能分辨出牡丹王和银针的区别。
欢迎关注【白茶家族】,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家族(baichajiaz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